长津湖战役后杜鲁门考虑使用原子弹,为何最终放弃
1950年12月24日,宋时轮第九兵团将美军打到兴南港,西方史学界称呼本次战役为“清长大捷”,首次认可了我军的实力。
但是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却恼羞成怒。11月30日杜鲁门公开表示:正在考虑使用原子弹。这是我们第一次受到核威胁,故我们下定了研发原子弹的决心。
原子弹确实很可怕。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的两枚原子弹,极大地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。长津湖战役时全世界只有苏联和美国才有原子弹,苏联是于1949年试验成功。
美国人既然已经有了使用原子弹的经验,那杜鲁门的话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。但是哪怕他们在朝鲜战场被我们打的节节后退最终也没有使用,原因就是苏联还在那里,如果随意对我们使用原子弹,就必须要考虑苏联人愿不愿意。
展开剩余50%所以杜鲁门才最终没有动用。他不希望将局部战斗演变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。他们害怕苏联不会坐视不管,因为这会威胁到苏联利益,这会变成一个超级大国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调挑衅,杜鲁门不能冒这样的风险。
《决战朝鲜》作者李峰也讲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想法。那时候二战刚刚结束,整个世界都需要休养生息,美国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,但盟友欧洲却不想再度被拖入战争泥潭,都想要早点进行经济建设。
苏联在欧洲陈兵百万,欧洲认为苏联才是他们的最大威胁,而不是我们。所以杜鲁门说完这句话不久欧洲人就开始反对,希望不要动用原子弹这种大杀器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,时任首相艾德礼还特意跑到华盛顿和杜鲁门吵了三天之久。
他们的要求很简单,应该和中国谈判,甚至宝岛在联合国的席位也可以给我们,这其实就是变相承认了我们的胜利。可杜鲁门却不甘失败,好在两名首相也说服了他不再使用原子弹。
美国为什么敢威胁我们?无非就是落后就要挨打。尊严只在勇者的剑锋之上,国和国之间的较量无非就是比较拳头大小,这是一个有着黑暗丛林法则的世界,谁能打谁就有话语权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